江阴九五后女孩郑冰清的河豚养殖与品尝故事

share
四月份又到了吃河豚的最佳时节,它长得蠢萌蠢萌的,让人又爱又怕。野生河豚有剧毒,但是又因为实在是太鲜了,食客朋友们之间流传出了一句话,叫做拼死尝过这有毒之鱼,才算不负春天不负仙。不过现在啊,不用冒死就可以尝到这鲜味了。在长江临近入海口的江苏江阴,也是河豚回游的必经之处,有不少人家养殖无毒的河豚。今天我们找到了九五后女孩郑冰清,她是土生土长的江阴人,硕士毕业后回到了江阴,一心养河豚。我奶奶是江阴当地烧河豚的老祖师奶,小时候我几乎是每天都要吃一条她做的河豚,粗略算算我吃了快两千条。童年的时候,我爷爷奶奶开始研究繁育河豚,每年我都会陪着爷爷去长江放流河豚苗。当时生态特别好,有芦苇荡,戈壁滩上有小螃蟹和鱼虾,从小耳濡目染。我大学和研究生都是学的渔业水产,还没毕业就回来接手家里的河豚养殖。处理河豚很有讲究,要先去鱼鳍,再剖开肚子,把里边的内脏拿出来。将河豚最鲜美的河豚干剪成小块,雄鱼的精巢,雌鱼的卵巢也得完整取出,不能弄破,在流动水下冲洗,顺带剥皮。鱼皮养胃,但是上面有些小刺,吃的时候呀,一定要记得包在里边,整块的吞下去。江阴最经典的河豚做法就是红烧,各部位一锅烩,还得用煤球炉子烧,把河豚干下锅煸炒,这步可急不得,得慢慢的把这肥肝的油脂逼出来,也逼出了河豚独特的鲜味,再下入葱和河豚鱼不加一滴水,一瓶啤酒倒下去,加上了老冰糖、生抽,老抽起锅前加上鱼皮经炒,吃上去就更鲜了。老一辈有个说法,土灶上烧河豚得称油布散,这样蒸汽才不会跑到房梁上,不然下次烧饭滴下来是会毒死人的。这个习惯我奶奶还一直保持着,因为河豚无刺,很适合小朋友吃,我和奶奶学了后,现在常做给我女儿。这几年,河豚吃法也多了起来,铁板的剁椒涮着吃、做刺身等等等等,有很多的食客都是专程到江阴去当地尝鲜。河豚其实很可爱的,碰到危险两边就会鼓出来。一条河豚的生长周期是两年,长江没有禁捕之前,很多珍稀鱼种都濒临灭绝,包括河豚。一九九九年,野生河豚卖到四千元一条,但我爷爷坚持要将繁殖出的四十多万尾河豚小苗放流回长江。现在我和我爷爷依旧是这样,百分之八十的河豚苗我们都会放掉做研究,到现在一共放了一点九亿尾。冰清说,养河豚这件事,她和她的家人是一步步摸索出来的,你必须尊重自然,自然也会回馈于你,让更多的人尝到这至鲜美味。
河豚攻略:探秘江阴河豚美味与养殖背后的故事

河豚,一种让人又爱又怕的鲜美鱼类。在江阴,有着独特的河豚文化。

首先,了解一下江阴河豚的养殖情况。这里不少人家养殖无毒河豚,有着自己的繁育历史。

品尝河豚,有诸多讲究。经典的红烧做法,用煤球炉子烧,将河豚干下锅慢慢煸炒出肥肝油脂,逼出独特鲜味。鱼皮养胃但有小刺,要整块吞。还有铁板、剁椒、刺身等多种吃法。

在江阴,能感受到浓厚的河豚文化氛围。从老一辈传承下来的烧河豚习惯,如土灶上称油布散防蒸汽毒人等。

同时,江阴的生态环境为河豚提供了良好的回游条件。曾经长江未禁捕时,珍稀鱼种包括河豚都濒临灭绝,如今人们通过放流河豚苗等方式,保护着这一生态。

无论是想品尝美味河豚,还是了解其背后的养殖、生态故事,江阴都是绝佳之地。快来江阴,开启一场独特的河豚之旅吧!
河豚、江阴、养殖、品尝、做法、生态、放流、鱼皮、精巢、卵巢
share